学校采用滚动录取的方式,早申请早录取,还有丰厚的奖学金,每年高达10万+。
申请开放在即,同学们一定要抓紧时间,提前准备好语言成绩和相关材料,第一时间递交申请。
香港大学近日公布,港大2023年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8.8%,连续第18年全员就业(full employment)。
近日,香港恒生大学有8大硕士专业开放了25年春季入学申请,申请截止到2024年10月31日。
Pan同学,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数字媒体与艺术专业,均分86.93,专升本南京传媒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专业,本科均分84.81,六级434,有作品集,录取香港珠海学院艺创科技与数码传播硕士。
Lin同学,浙江城市学院UW学院,GPA: 3.54/4.0,雅思:6.5;录取香港浸会大学传播学硕士。
Pan同学,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数字媒体与艺术专业,均分86.93,专升本南京传媒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专业,本科均分84.81,六级434,有作品集,录取香港都会大学创意产业与文化资产硕士。
Liu同学,山东大学(威海校区)法学(新闻法学)专业,均分:86.93,雅思7.5录取香港大学竞争法和政策硕士。
如果双非学生打算申请港校,需要有优秀成绩+丰富科研+竞赛经历,这些需要长时间去积累和打磨
双非申请香港浸会大学传媒专业难度会比较大,需要高GPA以及丰富的实习经历才有机会,香港浸会大学的内地生源中双非背景的学生还是比较多的,因此基本不卡院校背景,大部分成功拿到香港浸会大学offer的双非同学均分在84-85区间。
香港城市大学是大多数双非学生的理想选择,录取的双非学生主要集中在泛商科和文社科,香港城市大学很注重申请者的实践经验,比如实习、科研、比赛经历等等,这些都是加分项,香港城市大学接受六级英语成绩代替其他语言成绩进行申请,对来不及准备雅思的同学比较友好。
香港理工大学对双非学生还是比较有好的,是大多数双非在申港前五时的理想选择,录取的双非学生主要集中在泛商科和理工科,如果申请商科类,均分建议在87+,且至少有2段相关的实习,跨专业也可申请港理工商科,不过需要挖掘相关的课题经历,并充分体现专业关联程度,港理
双非背景的学生可以申请香港科技大学,香港科技大学是港前三里面对双非最不友好的。这两年录取的双非学生非常的少,大多还都是十分冷门的文社科专业,少量强势双非院校也能拿到offer
香港中文大学对来说对双非学生比较友好,大部分专业会接受双非学生的申请,但申请难度相对较大,具体均分要求会根据不同的专业和申请人数而有所变化。
香港大学非常看中本科背景,为了维持自身的国际排名,会更重视海外生源的录取比例,所以经常能看到海本学生以更低的均分申到,但对比内地学生的话,各方面的要求都会更高,香港大学录取的少量双非学生集中在文科和社会科学、理工科专业,商科较少,泛商科录取双非学生概
Dai同学,河北经贸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,GPA: 90.3,雅思:6.0,录取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硕士。
Chen同学,合肥工业大学英语专业,GPA:84.57 ,IBT: 105,录取香港理工大学专业英语硕士。
Wu同学,福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,GPA: 84.62,雅思:6.0,录取香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硕士。
Li同学,淮阴师范大学物理师范专业,均分85分,六级480,录取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物理学硕士。